Search

【寫給看不懂在演什麼的人】

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候選人之一近來動作頻頻發一堆...

  • Share this:

【寫給看不懂在演什麼的人】

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候選人之一近來動作頻頻發一堆爭議言論。

很多人應該看不懂這在演哪齣,其實從這類爭議言論,到平時許多議題的攻防,表面上都有一堆包裝或光冕堂皇的理由,實際到底是在做什麼卻不是人人看得懂。
千萬不要像個蠢蛋只看表面就跟著起舞,只有了解歷史,你才會了解背後真正的脈絡,以及這些人為什麼要這樣做、目的又是什麼。

截的四張圖是中國國民黨某候選人最近的幾則貼文。
小編把下的標用翻譯蒟篛處理一下給大家參考:

【沒有1949的國民黨 沒有今日的臺灣】
👉 我們如果沒來,你們哪有今天啊?(合理化逃亡來臺極權統治)

【文化臺獨吞噬國史 追索真相捍衛臺灣】
👉 臺灣人別想用自己的立場詮釋歷史!(好不容易洗腦幾十年把大半人口洗成中國人了,被你們醒來還得了)

【捍衛中華民國 捍衛國家歷史】
👉 不想被臺巴子統治的快點站出來挺我! 史觀千萬要以我們為主,不然臺灣人都醒來我們就真正變少數了。

【抗戰勝利七十六週年、民主合作追求和平】
👉 中共和我們都曾是勝利的一方,以後要多合作延續在臺利益

你以為這些是隨意亂寫的?了解歷史脈絡,你就會知道這是如何的真實貼切。

二戰後蔣介石勢力在中國內戰中潰敗後選擇逃亡臺灣,因為一連串國際局勢變化美國決定支持國民黨政權在臺灣的少數外來極權統治,也讓其得以在臺灣長期立足。但隨著臺灣犧牲無數人的爭取下走向民主化,在一人一票的遊戲規則下掌控臺灣的政權長期終究會反應真實的人口結構而回到本土勢力身上。

簡單來說過去幾十年國民黨在威權統治時期能夠徹底控制臺灣,透過黨國教育改造人民思想,影響好幾個世代的人,在民主選舉中的人口結構劣勢不會立即顯現出來。不過隨著民主化、政黨輪替、資訊普及、世代交替,這種黨國統治思想改造的效應隨著時間不斷遞減,雖然很緩慢,但一次又一次的選舉就是不斷回歸校正回人口結構真實樣貌的過程。(他們還以為都是1450害的咧)

面對民主制度遊戲規則下的對國民黨來說當然就會面臨策略抉擇,願不願意放棄自己堅持幾十年的中國價值轉型為在地臺灣政黨,這當然是痛苦的抉擇,放棄中國價值等於眼睜睜看著自己被臺灣同化,某種程度就是自己的靈魂消失,但不臺灣化,一個本質外來的政黨被淘汰恐怕只是時間問題。(有哪個腦袋正常的人會把票投給外來政黨?)

由各種現象很容易觀察到,國民黨並沒有選擇「臺灣化」這個路線,頂多迫於選票壓力做一些表面形式的表演,但一講到是不是該把黨名的中國拿掉馬上就翻臉了。而臺灣長期遭受中共威脅,無所不用其極要顛覆在臺政權,從國民黨統治時代就是如此,中國經濟崛起後更形變本加厲,民進黨全面執政後面臨的威脅更加嚴峻。國民黨在這種局勢裡選擇站到中共那邊協力打擊臺灣在地政權來挽回自己的頹勢,逐步由反共親美轉變為親共反美,而在國民黨這種選擇之下,除了讓臺灣面臨被中共侵略的高度風險,也讓臺灣在美中角力局勢中從內部直接撕裂。(美國賣軍火說臺灣是凱子、捐疫苗說臺灣像乞丐,說美國眼中只有利益、不要當人家的棋子,這些話術熟悉嗎?)

國民黨支持者也有其痛苦與矛盾,並非所有人都同意這種選擇,反共幾十年忽然要親共也有人無法接受,為了自己所認同的價值逐漸被同化變質消失無比焦慮,這種焦慮也反應在每次選舉場子滿滿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誓死捍衛中華民國、願意粉身碎骨」之類的口號上。(看看這幾張圖,是不是幾乎都有ROC旗?)

而這些反共親共矛盾無奈焦慮,卻很容易有個共同的出口,那就是仇恨民進黨(成為沙包的脈絡之一)。而不同意國民黨親共選擇的支持者,則被另一種以「藍綠一樣爛」為訴求的投機政客鎖定為目標對象趁勢崛起。

看到這裡相信應該不難了解,這些現象背後的由來、以及他們(決定國民黨方向的人)作了什麼選擇。歷史不是不能過去、傷痛也不是不能撫平,但是令人遺憾的,我們可以輕易的發現,這些人對於過去對臺灣人造成難以計算的龐大權益損失根本毫無悔意。

他們繼續堅持
「要不是我們來,你們早就被中共統治了」
(簡單到不行的邏輯問題,一路被打趴逃竄追殺到無路可逃的殘兵,為什麼逃來臺灣忽然就能抵抗中共了?)
「要不是我們,你們哪有今天?」
「你們不能用臺灣的立場看歷史,不然就是文化臺獨!!」
「所有的立場、價值、觀點,都要以我們為主!這就叫捍衛中華民國」
他們寧可尋求昔日仇家合作置臺灣於風險之中,也不願意拿出合理負責的態度面對臺灣人。

表面上跟你演民主機制,實際上並不是為了讓臺灣更好,而是無所不用其極要弄死你。任何議題不是先看對社會有什麼幫助,而是看要如何才能發揮最大殺傷力,即使用各種荒謬造謠鬼扯,泯滅人性的手段用盡也在所不惜。

還把這種政黨當成是一個正常民主選擇的人,真的就不要怪別人笑你蠢。


Tags:

About author
回憶的河,流過了這片土地,帶著我們飛翔... 荷蘭人建設了碉堡,國姓爺蓋起了祠堂, 清國的城牆和城門,圍繞著大街與小巷。 廟宇香火不絕的市鎮,在某一天,開始出現了教堂。 傳教士來自異鄉,犧牲奉獻,把這裡當作他的家。 林立的神社,是日本時代的模樣。 阿公和阿嬤,穿梭在宮殿般的市場。 無盡的回憶,是我們珍貴的寶藏, 一點一滴,沈澱在看不到的地方... 請帶著好奇的心情,一起來尋找那,逝去的美好時光~ 本團理念: 1.與臺灣相關的回憶分享 2.有助於推廣臺灣回憶的相關資訊分享(例如:各種活動、展覽、網站、文化商品資訊...等等) 3.推廣尊重臺灣多元族群、多元史觀、互相理解、諒解、尊重之理念 4.拒絕單一史觀罷凌 5.推廣真正屬於臺灣之歷史記憶 台灣回憶募集中 非常歡迎提供老照片、剪報、影片、家中古物...等等,和團友一起分享、討論! 官方網站 為了解決臉書資料搜尋不易的問題,我們同步成立了專屬部落格網站: http://www.twmemory.org, 如果有資料找不到的話,歡迎去官網搜尋一下 ^_^ 管理規則 1.粉絲團的內容歡迎分享!!請大家一起幫忙推廣台灣回憶~~ 2.參與討論的網友們請保持應有的禮節。 3.嚴格禁止與本粉絲團主旨無關的貼文。 4.本團之主張為尊重臺灣多元族群文化、拒絕單一史觀罷凌、建立臺灣立場之價值觀及推廣真正屬於臺灣之歷史記憶,發言違反此一主張者一律刪文封鎖,不同意或有疑慮者請勿閱讀及追蹤本團貼文。 5.為了確保討論品質,回文或貼文內容邏輯能力欠缺、隨意腦補、價值觀差異過大、無法就主題論述者一律刪文封鎖之。(由輪值編輯主觀認定,不同意者請勿加入或追蹤本團) 6.質疑貼文為何只討論ooo不討論xxx者一律刪文封鎖之。 投稿規則: 1.與台灣回憶相關之內容,形式不拘。老照片分享、老照片地點詢問、家中古物鑑定、回憶.分享....都非常歡迎。 2.可直接將要分享的內容私訊給本團或直接於本團留言區張貼 3.內容若有引用圖文務必註明詳細出處,並請注意版權及著作權問題。嚴禁將他人圖文下載後以自己名義重貼。 4.內文有寫到年代,請盡量以西元+當時年號年份來說明。ex. 1935(昭和10)、1980(民79) 5.基於尊重臺灣多元族群,推廣中性用詞,請勿使用「日據」(請用日治或日本時代)、「光復」(請用二戰後或終戰後)、涉族群歧視之用詞(x國豬、x省豬.. 歷史文獻中之原文如生熟番不在此限)等用詞,不同意者請勿投稿,也請勿閱讀及追蹤本團貼文。 6.編輯群保有張貼與否之權利。 粉絲團編輯群 Silvia Hsu Kyosuke S.J Huang Prince Wang Yi-hua Wu Nori Ou 協力團友 Chih Ming Lin 吳承學 廖禹傑 Tracy Tony Hoffman Keroro 王先生 王致遠 半月 貝斯。貓 林忠翰 周志遠 謝錫傑 謝文修 特別感謝 楊嘉誠 主機硬體設備贊助 點子貓 頻寬及網路空間贊助
80年前的戀人去什麼地方約會?100年前的海水浴場長什麼樣子? 用輕鬆、貼近生活的方式,來分享一直存在你我身邊的寶貴記憶。 請帶著好奇的心情,一起來尋寶吧!
View all posts